孩子学习态度总不好?多半是家长不够“诚实”
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,家长们很喜欢给孩子贴上“学习态度不端正”的标签,好像只要孩子态度端正了,就可以解决他全部的学习问题。
大多数家长意识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时,只会急于求教“如何改正”,却少有人会问一句:
“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好?”
这一问,才是抓住了治标治本的关键。
02
学习,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,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结果,例如,天赋、性格、做事的品质习惯、心智的成熟度……
有的孩子,对于自己擅长的科目,能够本能地热爱、钻研、上瘾,对于不爱擅长的则会逃避,这是人的本性;
有的孩子,逼着自己迎难而上,给自己树立了一项巨大的使命感,不问能不能,只问该不该,这是心智成熟地体现……
严格上来说,没有学习态度不好的孩子,只有因为不擅长而逃避的孩子,和心理不成熟,没有好方法,没有良好做事习惯的孩子。
这些时候,家长嫌弃孩子学习态度不好,然后义正言辞地表达自己的期望以及对孩子的失望和不满,妄图以此激励孩子努力学习,有用吗?
没用。孩子需要的不是指责,而是一个有经验的人,帮助他们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,让他们能预见到学习的成果和给自己带来的价值。
当孩子对学习有了发自内心的追求,对自己充满了期待,又怎么会允许自己落后呢?
03
教育家蒙田说,作为一个父亲,最大的乐趣就在于——在其有生之年,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。
作为家长,最大意义不是树立权威,而是陪伴孩子学习,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。
对孩子说“实话”
与“学习是为了你好”“学习是快乐的”比起来,孩子更愿意听到的是——
当他某一项学业突出后,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改变,是否能获得更多人的赞赏、认可,他的内心是否更加满足,更加愉悦……
学习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,必然包含了艰苦、奋斗、挫败,但是我们能在好的学习结果中,享受到快乐……
这些具体而真实的内容,比抽象的苦口婆心更有说服力,要知道,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。
做孩子的榜样
家长热爱学习的行为,也能刺激孩子爱上学习,并且在父母的陪伴中渴望取得好的学习成果。
如果家长一直袖手旁观,也会削减孩子作为学习参与者的积极性。
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:
孩子:怎么大人天天玩手机、看电视,我就只能写作业,我不想当小孩,我想赶紧长大。
妈妈:妈妈是忙工作,必须看手机,你现在还小,需要学习,所以赶紧看书去吧。
孩子:我们班小雪的妈妈天天陪她一起看书,晚上还给她讲故事,怎么人家妈妈有空,就你这么忙?我还是你儿子吗?
这种情况下,家长是不是哑口无言?不说是否真的忙于工作,在孩子面前总拿着手机确实影响不好。
同理,如果孩子经常看到你在看书,哪怕他没有阅读的习惯,长此以往,也会受到影响,爱上阅读的。
“推荐阅读”
- 降分!2020高三模考分数线重磅出炉!448分可上重本?这届考生实力曝光
- 最新!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,考生速览
- 新高考不分文理科!8省宣布明年采用“3+1+2”模式,高中生如何抢分?再不关注就晚了!
- 定了!教育部:22省宣布开学,5省市继续延迟! 请转告孩子:读书虽苦,但父母更不易!
- 开学在即,先抓习惯!1-9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指南,请老师转给家长!
- 最后72天,高考阅卷流程曝光!看懂这5点,高考至少多拿20分!中考生可参考
- 看完中国这些最美大学,我决定今晚学到凌晨三点!
- 2020艺考咨询,考生都关心哪些问题?艺考生速看!
- 初中英语考试知识点汇总(建议收藏)
- 高考命题组对2019年高考试题的评价和2020年命题思路、命题重大考点预测